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he)國(guo)最高(gao)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fa)院(yuan)關于(yu)民事執(zhi)行中財產調(diao)查若(ruo)干(gan)問題的規定》已于(yu)2017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fa)院(yuan)審(shen)判委員會第(di)170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bu),自2017年5月1日起(qi)施行。 最(zui)高人民法院(yuan) 2017年2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財(cai)產調(diao)查若干問(wen)題的規定 (2017年1月(yue)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shen)判委員(yuan)會(hui)第1708次會(hui)議通過,自2017年5月(yue)1日起施行) 法釋〔2017〕8號 為(wei)規范民事執行財產調查,維護當(dang)事人及(ji)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quan)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guo)民事訴(su)訟法》等(deng)法律(lv)的規定,結合執行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ren)應當(dang)提(ti)供被執行人(ren)的財(cai)產(chan)線索(suo);被執行人(ren)應當(dang)如實(shi)報(bao)告財(cai)產(chan);人(ren)民法(fa)院應當(dang)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xi)統進行調(diao)查,根據案(an)件需要(yao)應當(dang)通過其他方式(shi)進行調(diao)查的,同時采取其他調(diao)查方式(shi)。 第二條 申請執行(xing)人提供被執行(xing)人財(cai)(cai)產(chan)線索(suo),應(ying)當(dang)填寫財(cai)(cai)產(chan)調(diao)查表。財(cai)(cai)產(chan)線索(suo)明確、具體的,人民法(fa)院應(ying)當(dang)在七日內調(diao)查核(he)實(shi);情況緊急(ji)的,應(ying)當(dang)在三日內調(diao)查核(he)實(shi)。財(cai)(cai)產(chan)線索(suo)確實(shi)的,人民法(fa)院應(ying)當(dang)及(ji)時采(cai)取相應(ying)的執行(xing)措施。 申請執行(xing)人(ren)確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xing)查明財產的,可以申請人(ren)民法院調查。 第三條 人民法(fa)院依(yi)申(shen)請執行(xing)(xing)人的申(shen)請或依(yi)職權責(ze)令被執行(xing)(xing)人報告財(cai)(cai)產(chan)情況的,應當(dang)(dang)向(xiang)其發(fa)(fa)出(chu)報告財(cai)(cai)產(chan)令。金(jin)錢債權執行(xing)(xing)中,報告財(cai)(cai)產(chan)令應當(dang)(dang)與執行(xing)(xing)通知同(tong)時發(fa)(fa)出(chu)。 人民法院(yuan)根據案件需要(yao)再次責令被(bei)執行人報告財產情況(kuang)的,應當重新向其發出報告財產令。 第四條 報(bao)告(gao)財(cai)產令應當(dang)載明下列(lie)事項: (一)提交(jiao)財產報告的期限; (二)報告(gao)財產的范圍、期間; (三)補充報(bao)告財產的(de)條件及期間(jian); (四)違反報告(gao)財(cai)產義務應承擔的法(fa)律責任; (五)人民法院(yuan)認為有必(bi)要(yao)載明(ming)的其他事項。 報告財產(chan)令應附(fu)財產(chan)調(diao)查表(biao),被執行(xing)人必須按照要求逐項填寫。 第五條 被執行人(ren)應當在(zai)報告(gao)財產令載明的期限內向人(ren)民法院書面報告(gao)下列財產情況: (一)收(shou)入、銀(yin)行存款、現金、理(li)財產(chan)品、有價(jia)證券; (二(er))土地使用權(quan)、房屋等不(bu)動產; (三(san))交通運輸工具、機(ji)器設備、產(chan)品(pin)、原(yuan)材料(liao)等動產(chan); (四(si))債權(quan)、股權(quan)、投資權(quan)益、基(ji)金份額、信托受益權(quan)、知識產權(quan)等財產性權(quan)利; (五)其他應當(dang)報告的財產(chan)。 被(bei)執行(xing)人(ren)(ren)的財產已(yi)出租、已(yi)設立擔保(bao)物權(quan)等(deng)權(quan)利(li)負(fu)擔,或者存在共有、權(quan)屬(shu)爭(zheng)議等(deng)情形的,應當(dang)(dang)一并報(bao)告(gao);被(bei)執行(xing)人(ren)(ren)的動(dong)產由第(di)三人(ren)(ren)占有,被(bei)執行(xing)人(ren)(ren)的不動(dong)產、特定動(dong)產、其(qi)他財產權(quan)等(deng)登(deng)記在第(di)三人(ren)(ren)名下的,也應當(dang)(dang)一并報(bao)告(gao)。 被(bei)執行人在(zai)報(bao)告財(cai)產令(ling)載明的(de)期限(xian)內(nei)提交書面(mian)報(bao)告確有(you)困難的(de),可以向人民法院書面(mian)申請延長期限(xian);申請有(you)正當理由的(de),人民法院可以適當延長。 第六條 被(bei)執(zhi)行(xing)人自(zi)收到(dao)執(zhi)行(xing)通知之日前一(yi)(yi)年至提交書(shu)面財產報告(gao)之日,其財產情況發生(sheng)下列變動的,應當將變動情況一(yi)(yi)并報告(gao): (一(yi))轉讓、出租財產的; (二(er))在(zai)財產(chan)上設(she)立擔保(bao)物權(quan)等權(quan)利負(fu)擔的; (三)放(fang)棄債(zhai)權或(huo)延長債(zhai)權清(qing)償期的(de); (四)支出大額資金的(de); (五)其他影響生效法(fa)律(lv)文書確定債權(quan)實現的財(cai)產變動。 第七條(tiao) 被執行人報(bao)告財(cai)產后,其財(cai)產情況發生變(bian)動,影響申(shen)請執行人債(zhai)權實(shi)現的,應(ying)當自財(cai)產變(bian)動之(zhi)日起十日內(nei)向(xiang)人民法(fa)院補充報(bao)告。 第八條 對被執行(xing)(xing)人報告的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調查核實(shi),必要(yao)時可以(yi)組織當事人進行(xing)(xing)聽(ting)證。 申請執行(xing)人(ren)(ren)申請查詢(xun)被執行(xing)人(ren)(ren)報(bao)告的財產情況(kuang)的,人(ren)(ren)民法院應當準許。申請執行(xing)人(ren)(ren)及(ji)其代理人(ren)(ren)對查詢(xun)過程中知悉的信(xin)息應當保密。 第九條 被(bei)執行人拒絕報(bao)(bao)告、虛假報(bao)(bao)告或者(zhe)無正當理(li)由逾期報(bao)(bao)告財產情(qing)況的,人民法(fa)院(yuan)可以根據情(qing)節輕(qing)重對被(bei)執行人或者(zhe)其(qi)法(fa)定代理(li)人予以罰款(kuan)、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fa)追究刑事責任(ren)。 人民法院(yuan)對有(you)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de)(de)單(dan)位,可以(yi)對其(qi)主要負責(ze)人或者直(zhi)接責(ze)任(ren)人員予(yu)以(yi)罰款、拘留(liu);構成犯(fan)罪的(de)(de),依(yi)法追究刑(xing)事責(ze)任(ren)。 第十條 被(bei)執行人(ren)拒(ju)絕報(bao)告(gao)、虛假報(bao)告(gao)或者無正當(dang)理(li)由逾期報(bao)告(gao)財產情況(kuang)的,人(ren)民法院應當(dang)依照相(xiang)關(guan)規定將其納入失信被(bei)執行人(ren)名單。 第(di)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de),財產報告程序終結: (一(yi))被執行人履(lv)行完畢生效(xiao)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er))人民(min)法院裁(cai)定終(zhong)結(jie)執行的; (三)人(ren)民(min)法(fa)院(yuan)裁(cai)定不予執行(xing)的; (四)人民法院認為財產報(bao)告(gao)程(cheng)序應當(dang)終結的其他情形。 發出(chu)報告(gao)財產令后,人民法院裁定(ding)終結本(ben)次執(zhi)行程序的,被執(zhi)行人仍應依照本(ben)規(gui)定(ding)第七條的規(gui)定(ding)履(lv)行補充報告(gao)義務(wu)。 第十二條 被(bei)執(zhi)行人(ren)未按執(zhi)行通知履行生效法(fa)律文書確定的(de)義務(wu),人(ren)民法(fa)院(yuan)有權(quan)通過(guo)網絡(luo)執(zhi)行查(cha)控系統、現場調查(cha)等方式向被(bei)執(zhi)行人(ren)、有關單位或個人(ren)調查(cha)被(bei)執(zhi)行人(ren)的(de)身份信息(xi)和(he)財產信息(xi),有關單位和(he)個人(ren)應當依法(fa)協助辦理。 人民(min)法(fa)院對(dui)調查所(suo)需資料可以復制、打印(yin)、抄錄、拍照或以其他方式進行提取、留存。 申(shen)請(qing)執行人(ren)申(shen)請(qing)查詢(xun)人(ren)民法院(yuan)調查的(de)(de)財產(chan)信(xin)息的(de)(de),人(ren)民法院(yuan)可以根據案件(jian)需要(yao)決定(ding)是(shi)否準許。申(shen)請(qing)執行人(ren)及其代理人(ren)對查詢(xun)過程中知(zhi)悉(xi)的(de)(de)信(xin)息應當(dang)保(bao)密。 第十三條 人(ren)民法院(yuan)通(tong)過網絡執行查(cha)控系(xi)統進行調(diao)查(cha),與(yu)現場調(diao)查(cha)具(ju)有同等法律效力。 人民(min)法(fa)(fa)院調(diao)查(cha)過(guo)程中作出的電子法(fa)(fa)律(lv)文書與(yu)(yu)紙質(zhi)法(fa)(fa)律(lv)文書具有(you)同(tong)等法(fa)(fa)律(lv)效力;協助執(zhi)行單位反饋的電子查(cha)詢結果(guo)與(yu)(yu)紙質(zhi)反饋結果(guo)具有(you)同(tong)等法(fa)(fa)律(lv)效力。 第十四條 被(bei)執行人(ren)隱匿財(cai)產、會計賬簿等(deng)資(zi)料拒(ju)不交(jiao)出的(de),人(ren)民(min)法院(yuan)可(ke)以依法采取搜查措施(shi)。 人民法院依法搜查時,對(dui)被(bei)執行人可能隱(yin)匿財產或者資料的處(chu)所、箱柜等(deng),經責(ze)令被(bei)執行人開(kai)啟而拒(ju)不(bu)配合的,可以強制開(kai)啟。 第(di)十五條 為查明被執(zhi)行(xing)人(ren)(ren)的(de)(de)財產情況和(he)履行(xing)義務的(de)(de)能力,可以(yi)傳喚(huan)被執(zhi)行(xing)人(ren)(ren)或被執(zhi)行(xing)人(ren)(ren)的(de)(de)法定代表人(ren)(ren)、負責人(ren)(ren)、實際控制人(ren)(ren)、直接責任人(ren)(ren)員(yuan)到人(ren)(ren)民法院接受調(diao)查詢問。 對必須接受調查(cha)詢問的(de)(de)被(bei)執(zhi)行(xing)人(ren)、被(bei)執(zhi)行(xing)人(ren)的(de)(de)法定(ding)代表人(ren)、負(fu)責人(ren)或者(zhe)實際控(kong)制人(ren),經依法傳喚無正(zheng)當理(li)由拒不(bu)到(dao)場(chang)的(de)(de),人(ren)民(min)法院可以拘傳其到(dao)場(chang);上述人(ren)員下落不(bu)明(ming)的(de)(de),人(ren)民(min)法院可以依照相關規定(ding)通知(zhi)有(you)關單位協助查(cha)找。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已(yi)經辦理查封登記手(shou)續的(de)被執行人機動(dong)車、船舶、航空器等特定(ding)動(dong)產(chan)未(wei)能實際扣(kou)押(ya)的(de),可(ke)以依照相關規定(ding)通知有關單位協助(zhu)查找(zhao)。 第十七(qi)條 作為被執行人(ren)的法(fa)人(ren)或(huo)其他(ta)組(zu)織不履行生效法(fa)律文書確(que)定(ding)的義務,申(shen)請執行人(ren)認為其有拒絕報(bao)告、虛(xu)假報(bao)告財產(chan)情況,隱匿、轉移(yi)財產(chan)等逃避(bi)債(zhai)務情形或(huo)者其股東(dong)、出資(zi)人(ren)有出資(zi)不實(shi)、抽逃出資(zi)等情形的,可以書面(mian)申(shen)請人(ren)民(min)法(fa)院(yuan)委托(tuo)審計機構對該被執行人(ren)進行審計。人(ren)民(min)法(fa)院(yuan)應當自(zi)收到(dao)書面(mian)申(shen)請之(zhi)日(ri)起(qi)十日(ri)內決定(ding)是否準許。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決定審計的,應當隨機確定具備資格的審計機構,并責(ze)令被(bei)執行人提交(jiao)會計憑證(zheng)、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與審計事項(xiang)有關的資料。 被執行人隱匿審計資料的(de),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搜查措施。 第十(shi)九(jiu)條(tiao) 被執行(xing)人拒不提供、轉移、隱匿、偽造、篡改(gai)、毀(hui)棄審計(ji)資料,阻撓審計(ji)人員查看業務現場(chang)或者有(you)其他妨礙審計(ji)調(diao)查行(xing)為(wei)的,人民法院可(ke)以根據情節輕重對(dui)被執行(xing)人或其主要負(fu)責(ze)人、直(zhi)接(jie)責(ze)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zui)的,依法追究(jiu)刑事責(ze)任。 第二十條 審(shen)(shen)計費用由提出審(shen)(shen)計申(shen)(shen)請的申(shen)(shen)請執(zhi)行人預交。被執(zhi)行人存在(zai)拒絕(jue)報告或(huo)虛假報告財產(chan)情況,隱匿、轉移財產(chan)或(huo)者(zhe)其他逃避債(zhai)務情形的,審(shen)(shen)計費用由被執(zhi)行人承(cheng)擔(dan);未發現被執(zhi)行人存在(zai)上(shang)述情形的,審(shen)(shen)計費用由申(shen)(shen)請執(zhi)行人承(cheng)擔(dan)。 第二十一條 被執行(xing)人(ren)不履行(xing)生(sheng)效法(fa)律文書確定(ding)的義務,申請(qing)執行(xing)人(ren)可以向人(ren)民法(fa)院書面申請(qing)發(fa)布懸賞公告(gao)查找可供(gong)執行(xing)的財產。申請(qing)書應當(dang)載(zai)明下列事(shi)項: (一)懸賞金的數額或計算(suan)方法; (二(er))有(you)關(guan)人(ren)(ren)員(yuan)提供(gong)人(ren)(ren)民法院(yuan)尚未掌握的財(cai)產線索,使該申請執行人(ren)(ren)的債權得以全部或部分實現時,自愿(yuan)支(zhi)付懸(xuan)賞金的承諾; (三)懸賞公告的發布方式; (四)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人(ren)民(min)法(fa)院(yuan)應當自收到書(shu)面申請之日起十日內決定是否準許(xu)。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fa)院決定懸賞(shang)查找財(cai)產(chan)的(de),應當制作懸賞(shang)公告。懸賞(shang)公告應當載明懸賞(shang)金的(de)數額或計算方法(fa)、領取條件等(deng)內容。 懸賞公(gong)(gong)告應(ying)當在全(quan)國法(fa)(fa)院(yuan)執行懸賞公(gong)(gong)告平(ping)臺(tai)、法(fa)(fa)院(yuan)微博(bo)或(huo)(huo)微信等媒體(ti)平(ping)臺(tai)發布(bu),也可以在執行法(fa)(fa)院(yuan)公(gong)(gong)告欄或(huo)(huo)被執行人住所(suo)地、經常居住地等處張(zhang)貼。申請執行人申請在其他媒體(ti)平(ping)臺(tai)發布(bu),并自愿承擔發布(bu)費用的(de),人民法(fa)(fa)院(yuan)應(ying)當準許。 第二十三條 懸賞公告發布后,有(you)關人員向人民法院提(ti)(ti)供(gong)財產(chan)線(xian)索(suo)的(de),人民法院應當(dang)(dang)對(dui)有(you)關人員的(de)身份信息(xi)和財產(chan)線(xian)索(suo)進(jin)行登記(ji);兩人以上(shang)提(ti)(ti)供(gong)相同(tong)財產(chan)線(xian)索(suo)的(de),應當(dang)(dang)按照提(ti)(ti)供(gong)線(xian)索(suo)的(de)先(xian)后順序(xu)登記(ji)。 人(ren)民法(fa)院對有關人(ren)員的身份信息和(he)財(cai)產線索應當保密,但(dan)為發(fa)放(fang)懸賞金需(xu)要告知申(shen)請執行人(ren)的除外。 第二十(shi)四條(tiao) 有關(guan)人(ren)員提供人(ren)民法(fa)院(yuan)尚未(wei)掌握的(de)(de)財產(chan)線索,使申(shen)請發布懸(xuan)賞(shang)公(gong)告的(de)(de)申(shen)請執行人(ren)的(de)(de)債權得以全部(bu)或部(bu)分實現的(de)(de),人(ren)民法(fa)院(yuan)應當按照懸(xuan)賞(shang)公(gong)告發放(fang)懸(xuan)賞(shang)金。 懸賞金(jin)從前款(kuan)(kuan)規定(ding)的(de)申請執(zhi)(zhi)(zhi)行(xing)人應得(de)的(de)執(zhi)(zhi)(zhi)行(xing)款(kuan)(kuan)中予以扣(kou)減(jian)。特定(ding)物交付執(zhi)(zhi)(zhi)行(xing)或者存在其(qi)他無(wu)法扣(kou)減(jian)情形的(de),懸賞金(jin)由該申請執(zhi)(zhi)(zhi)行(xing)人另行(xing)支(zhi)付。 有(you)關(guan)人(ren)員為申(shen)請(qing)執行人(ren)的(de)代理人(ren)、有(you)義務向人(ren)民法院(yuan)提供財產(chan)線索(suo)的(de)人(ren)員或者存(cun)在其他(ta)不應發放(fang)懸賞金情形(xing)的(de),不予(yu)發放(fang)。 第(di)二十五條 執行人員不得調(diao)(diao)查與執行案件無關的(de)信息,對調(diao)(diao)查過程中知悉的(de)國家秘密(mi)、商業秘密(mi)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mi)。 第(di)二(er)十六條 本規定自2017年5月(yue)1日(ri)起施行。 本規定施行后,本院以前公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摘自 人民法(fa)院報(bao)2017年3月2日第04版 ) |